这一次,郑州急了:房地产投资降速,押宝富士康造车

发布:2023-08-15 09:52:21 阅读:152

因取消“认房又认贷”而备受关注的郑州,在8月10日晚间终于公布了上半年成绩单。

郑州是万亿GDP城市中最后一个公布数据的城市。按照郑州市统计局消息,上半年郑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00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

从增速来看,郑州上半年经济表现足够亮眼。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这也是郑州增速自2016年以来首次居全省第一。

但从增量来看,上半年269亿元的增量在GDP20强城市中仅高于天津。在去年同期经济总量首次连超无锡和长沙后,郑州在今年年中再次回落至第16位的“老位置”,与老对手宁波、青岛的差距已经拉大至500亿元以上。

事实上,2018年首次跻身“万亿俱乐部”后,郑州增速就开始放缓。而在房地产产业低迷背景下,郑州尚在苦寻救市良方,从“房票”到“认房不认贷”,郑州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河南曾在去年底提出,到202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GDP力争达到2万亿元”的目标。除了房地产,郑州还有什么发展经济新抓手?

“着急”的郑州,瞄准电车

频发的政策未能掩盖转型的阵痛,对于郑州来说,摆脱房地产依赖已经是必须面对的任务。

“大规模的造城阶段已经过去,城市的最优空间规模需要经济密度(质量)支撑,这一轮中心城市的竞争在于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升级。所以,郑州突破困局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能力提升和制造业升级两大关键环节。”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学术总监、郑州大学教授李燕燕在文章中分析称。

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度是郑州制造的缩影。以富士康郑州厂区为例,2010年建厂以来,郑州富士康累计进出口额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0%,郑州市的80%。

今年4月,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揭牌成立,首批招聘全面启动,而主攻方向在电动汽车、电池和机器人。

郑州想以新能源汽车升级制造业,富士康想下场造车,双方一拍即合,宣称“要在河南再造一个新富士康”。

押注新能源汽车的确是当前不少城市寻求突围的法宝,以新近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西安为例,“后来居上”的契机也源自该城与比亚迪的深度绑定。

“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在去年8月就透露了郑州的野心。在此之前,郑州比亚迪已经于2021年9月签约,17个月顺利投产。想要复制西安成功经验,郑州的目标显而易见。

不过目前来看,郑州的新能源产业还在起步阶段。2022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6.98万辆,西安、上海、深圳等地的年产量均在百万上下。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针对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郑州也正不遗余力地出台政策。去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以上。

回到上半年经济数据,郑州发力先进制造也已直观反映在数据上。

上半年,郑州表现最佳的就是第二产业,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全省4.1、4.9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0.2和3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8.3%;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1%;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0.1%,较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龙头落地,资源俱备,能否以新能源汽车盘活郑州产业链,引进“活水”,或许还需要郑州更强的决心,来营造更优秀的营商环境和城市形象。理想情况下,楼市沉疴或许也将迎刃而解。